日前,德國材料制造商科思創(Covestro)宣布推出一款采用汽車報廢車燈回收制成的消費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新品系列,回收成分含量為50%。該聚碳酸酯產品系列已通過德國萊茵TüV認證,可重新用于生產汽車部件。
在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發起的聯合項目中,合作伙伴攜手打造報廢汽車前大燈材料的閉環回收價值鏈。 ? 科思創
該產品線是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發起的一項聯合項目的最新成果,標志著車用材料閉環再生領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目前,同為項目合作伙伴的大眾汽車與蔚來汽車正推進材料驗證,未來有望將其應用于新車型設計。
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部全球總裁王麗表示:“這一全新聚碳酸酯產品線的推出,標志著我們在助力汽車行業邁向循環未來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通過將報廢前大燈轉化為高品質PCR材料,我們既幫助客戶應對日益嚴苛的法規要求,同時也為推動車用塑料閉環再生做出積極貢獻?!?/p>
該合作項目匯聚了多家領先車企以及回收商奧塞爾等產業鏈伙伴,旨在共同探索報廢車輛高價值塑料的閉環回收路徑。項目重點聚焦完善回收體系,以及打造穩定可靠的再生材料供應鏈。通過合作,科思創已與價值鏈伙伴開發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將報廢前大燈經物理回收工藝制成適用于多種汽車應用的高性能PCR材料。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東亞區首席代表馬瀚(Martin Hansen)表示:“這次合作凸顯了跨行業協作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匯聚重要行業參與者,我們不僅為報廢車輛中高價值塑料的回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更通過創新推動汽車行業實現可持續的材料閉環?!?/p>
新型PCR材料的推出恰逢其時。作為典型的資源密集型行業,汽車行業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和監管壓力。例如,歐盟旨在通過報廢車輛指令對新車回收材料比例提出規范,中國正推行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其他主要市場也出臺了各種可持續發展要求,這一切正推動全球汽車制造商尋求創新且可持續的材料解決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法規要求。
科思創的PCR新品系列符合汽車應用的嚴苛性能要求,不僅具備出色的表面質量,確保最終產品的卓越美觀效果,同時遵循嚴格的車內空氣質量(VIAQ)標準。該材料兼具可持續性與高性能,使汽車制造商能夠在不犧牲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滿足法規要求和環保目標。
作為踐行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承諾的一部分,科思創正不斷拓展含回收成分的材料產品線。近年來,科思創已推出回收含量高達90%的PCR聚碳酸酯,并在上海建立了其全球首條物理回收聚碳酸酯專用生產線。去年,科思創首次推出了基于質量平衡法生產、含消費后化學回收原材料的聚碳酸酯產品系列。
科思創是全球領先的高品質聚合物及其組分的生產商之一。依托創新的產品、工藝和方法,公司在眾多領域幫助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生活品質。科思創在全球范圍為交通出行、建筑和生活起居以及電子電氣等重要行業的客戶提供服務。此外,科思創聚合物還應用于運動休閑、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領域,以及化工行業本身。
公司全面致力于邁向循環經濟,目標到2035年實現范圍1和范圍2凈零排放,到2050年實現范圍3凈零排放,最終達成氣候中性。2024財年,科思創銷售額達到142億歐元。截至2024年底,科思創在全球擁有46個生產基地,約17500名員工(按全職員工計算)。